什麼是認股證?
認股證是一種賦予投資者權利 (而非責任) 的投資工具,讓投資者可以在未來某個指定日期或之前,以指定價格買賣該認股證的相關資產 (例如某股票) 。
認股證分別有甚麼類別?
認股證可分為兩大類:股本認股證和衍生認股證。
股本認股證由上市公司發行,賦予持有人認購該公司股份的權利。這類認股證往往與首次公開招股出售的新股一併發行,又或隨有關公司派發股息、紅股或供股時買入的股份一併分派。股本認股證有效期由 1 至 5 年不等。這類認股證被行使時,上市公司會發行新股,並將股份給予認股證持有人。
衍生認股證則由金融機構發行。有別於必須為認購證的股本認股證,衍生認股證可再分為認購證和認沽證兩種。雖然,根據現行的《上市規則》,衍生認股證的最長有效期為 5 年,但市面上大部分衍生認股證的有效期一般相對較短,由 6 個月至 2 年不等。
甚麼是認購證和認沽證?
認購權證的持有人有權 (但沒有責任) 在某段期間以預定價格 (稱為「行使價」) 向發行商購入特定數量的相關資產。
相反,認沽權證的持有人有權 (但沒有責任) 在某段期間以預定價格向發行商沽售特定數量的相關資產。
衍生認股證持有人利用有關權利購入或沽售相關資產的行動稱為「行使」。在香港買賣的衍生權證到期被行使時,一般均以現金結算。
參考資料